close

玩樂之餘,最重要的當然是要先祭飽五臟廟,因為離琉球商圈還有一段路,索性就在烏鬼洞風景區對面的小攤子用餐。


看看菜單,當然要來嚐嚐當地的特色美食,我們點了櫻花蝦炒飯、熱炒海藻、米粉湯、高山高麗菜、貢丸湯、鮮魚湯、還有到處都看得到的炸鬼頭刀、墨魚香腸、飛魚卵香腸......等!還有獨一無二的黑糖冰淇淋。



↓逛琉球魅力商圈時卻遇到下雨,所以我們沒有逛很久,買了之綺愛吃的炸薯片和買紀念品還有當然不能錯過的伴手禮~手工麻花捲,我們就騎摩托車去歸還準備搭船過去東港回家了。





↓在小琉球到處都看得到的手工麻花捲。



麻花捲名產!創小琉球經濟奇蹟






小琉球這幾年不斷湧入觀光人潮,不但帶動民宿產業,也造就了麻花捲經濟,東森新聞記者發現在小琉球島上,從事麻花捲加工的家庭就超過了一百家,麻花捲為何會成為小琉球名產現在已經不可考,經過觀光客口耳相傳與網路宅配,小小一根麻花捲,現在成了小琉球的經濟奇蹟。


剛炸起來的麻花捲,又香又脆,接著加入咖啡粉的鍋裡,不斷的攪拌,這咖啡口味的麻花捲,是網路熱銷的明星商品,也是屏東小琉球最夯的名產,不信我們走到街上,來來往往的遊客,人手一大包的麻花捲就是鐵證。


麻花捲有多夯,夯到店家直接在廟口開生產線,小從學齡前弟弟、小五的妹妹,大到媽媽、阿嬤都在搓麵條。麻花捲工讀生:「一斤三十元,一天工資大約四、五百。」小學生、家庭主婦都來賺外快,從搓麵條到油炸包裝,生產線顧客看得見攤位上遊客試吃,攤位後面還得忙著包裝準備宅配。不僅廟口是工廠,小巷口旁撐傘擺上桌子,也可以是生產線。


搓麻花、捲麻花、炸麻花,成了小琉球的全民運動,當地人保守估計,從事麻花捲加工的家庭,至少有一百多戶,光是在這個短短一百公尺的小路上,就有六個品牌比鄰而居,各式各樣的招牌,看得遊客眼花撩亂,而這小小一根麻花捲,帶來的經濟可是非常大,平均一家店,在假日都可銷售超過三百包,老老少少都受惠於麻花捲經濟,這也堪稱是小島的經濟奇蹟。


資料來源:



東森新聞







↓很多人極力推薦的「鄭記琉球香腸」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,同事帶我們一同去光顧,因為不知味道與在台灣本島有何差別所以我只買了一包原味的試試。這小琉球的香腸造型跟台灣本島的不太一樣喔,小琉球的香腸是一條豬腸灌到底,不像台灣本島的是綁成一節一節的。至於味道昨天用平底鍋一包全部煎完發現很黏鍋應該是糖加了不少,吃起來滿不錯但稍微鹹了點。


↓要回家了到了港口雨稍微小了一點,雨中的港口其實也滿美的呢!


↓回到東港候船室這邊跑到對面的「成記」買雙糕潤和麻糬,每樣10元還可以不算貴。


↓在「小琉球商圈」買的吊飾當紀念,是我們一家四口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喔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于嫻 的頭像
    于嫻

    于嫻的學習紀錄以及生活點滴

    于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